• 订阅号
  • 服务号
您现在的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 > 党群工作 >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2022医师节】无影灯下的“紫衣侠”,守护健康的“隐形人”丨记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刘松华
发布日期:2022-08-23

【编者按】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这是属于那些日夜与疾病赛跑的医生群体的节日,他们平凡又伟大,繁忙也闪亮。
“‘医’心向党、踔厉奋进”是今年的节日主题,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中国医师。


【人物名片】

刘松华,长沙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室科支部书记、麻醉手术科副主任、教学主任、主任医师。2018年获长沙市卫生系统“三等功”、2019年评为医院“优秀医师”、2021年获长沙市卫生系统“嘉奖”、院级“优秀医师”、2021年与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多次连续获评为“优秀党员”;2021获得年湖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湖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优秀鉴定专家”。从医21年,刘松华凭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临床艺术日益精湛,在麻醉学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在省内享有良好声望,在患者中享有美誉,是一位仁心仁术、有情怀、有担当、有追求的医者。


每一台手术
都要做好患者的“护盾”


  人们往往把手术病人的康复归功于外科医生的妙手仁心,把新生命的诞生归功于产科医生的细心守护,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归功于急诊医生的争分夺秒,可人们常常忽视了每一台手术后,为患者做好“护盾”的默默守护者——麻醉医师,他们身穿紫衣,兢兢业业,为每一台手术保驾护航、为患者扬起生命的风帆。
  刘松华作为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医疗质量是根本,安全生产放首位”,他要求年轻麻醉医生,无论手术病人的病情轻重与否、手术或大或小、年龄或高或低,都要认真对待术前访视,仔细判断病人能否承受手术的创伤、失血和麻醉药品在体内对生理的干扰。因为麻醉质量高于一切,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2022年,一名91岁高龄患者,因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高龄,身患十余种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冠心病与肺部感染,且患者腰椎有过手术病史,这些对麻醉医师如何抉择麻醉方式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如果在全麻下手术,患者可能术后不能及时拔除气管导管,长时间的机控通气有可能导致患者肺部感染加重,从而带来生命危险;选择椎管内麻醉,患者有腰椎手术病史,椎管内麻醉穿刺难度很大。面对两种抉择均存在很大的风险,看着患者痛苦的表情,家属焦急与期待的眼神,在全院大会诊讨论时,刘松华果断提出,在完善术前准备、血库备血的前提下,通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完成手术。麻醉由刘松华医师实施,经过严密监测,麻醉与手术团队密切配合,麻醉很顺利,手术很成功,老人安全地返回病房。患者以及家属都很感激,在患者痊愈出院时特意送来了锦旗。

苦练临床内功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临床工作,除了确保病人在无痛且安全的条件下顺利接受手术,还包括麻醉前后的评估、准备、监测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以及术后疼痛管理等方面,工作任务繁重,麻醉医生需要具备药理、生理、病理、生化及临床手术科室多学科的广泛知识才能够胜任,为了更好的开展麻醉和疼痛的诊疗工作,刘松华在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麻醉学科的前沿技术孜孜不倦地学习,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在全省麻醉专业领域内享有盛誉,在省市级年会上多次授课进行学术交流,提升了医院与科室的影响力。该技术解决了很多临床棘手问题,由此还获得了湖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教学育人
关爱年轻医师成长
 

  同事们每天见到刘松华,总开玩笑说刘医生每天都是“打鸡血”的状态,激情满满,不知疲倦。年轻医生遇到紧急问题,他总是以最快速度赶到,临危不乱,处置果断,解除危机。
  对科室年轻麻醉医生与学生的培养,是刘松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临床工作任务再繁重,他都会给他们以耐心地讲解当前的手术麻醉的方法与操作技能,有时候手把手亲自教他们各种麻醉穿刺。他总是说:“麻醉医师的每一个操作都涉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过程,不得随意减少与打乱操作步骤,否则容易犯低级错位,给患者带来生命危机”。他对自己的研究生更是倾注了巨大心血,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事无巨细,耐心教导,学生们都说他既是家长、又是兄长与朋友。

不断探索新技术
为疑难患者手术保驾护航


  33岁的刘婷(化名)是一名严重Klippel-Feil综合征的患者,即先天性颈椎融合畸形,也称颈椎分节不良,属于临床罕见疾病,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颈椎融合性畸形,表现为颈椎数目减少,颈项缩短,头颈部运动受限,并常伴有其他部位的畸形,少数患者可伴有神经系统障碍。而刘婷除了颈椎融合性畸形,头部活动受限,还同时伴有脊椎严重畸形成蛇形弯曲,一度生活不能自理。9年前,24岁的刘婷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脊柱侧弯矫正术,手术恢复很好。手术后第9年,已经33岁的刘婷想要做妈妈的愿望也日渐强烈,她不顾家人反对,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受孕。由于当年手术时因颈椎融合畸形,致使全麻气管插管困难发生了缺氧危象并抢救,这次怀孕后,家人非常担心剖宫产手术时她会再度陷入危险。在朋友的推荐下,刘婷找到刘松华咨询麻醉风险和可行性。
  刘松华从刘婷孕中期第一次进行评估之后就开始为其寻找最佳麻醉方案做“攻略”。“患者由于颈椎融合畸形,曾在全麻过程中产生过缺氧危象并抢救,全麻会不会再次产生缺氧危象危及母子安全呢?脊柱如此严重侧弯畸形,矫形术后结构改变更加厉害,椎管麻醉也不可行……有什么办法去解决呢?”这个难题一直困扰在刘松华医师的脑海中。思考再三后,刘松华决定采用当前先进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来辅助解决困扰他半年之久的难题。在术前用超声对刘婷实施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反复确定神经阻滞的部位及穿刺的入路,并探查了周边解剖结构已存在的畸形改变,而且对刘婷的气道也进行了超声评估。
  手术当天,刘松华医师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与腹直肌后鞘神经阻滞,取代传统的局部麻醉手术切口部位,先让宝宝安全出来,然后使用较少的全麻药物让她完成余下手术步骤。经过充分准备,手术麻醉顺利完成。在手术完成后,醒过来的刘婷说出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医生,你们太棒了!并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通讯员 朱文青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