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135期
 
报纸版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精准医疗 做大做强肺康复 惠及更多患者|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锦琪

本报记者 秦璐

【人物名片】

朱锦琪,男,江西樟树人,中共党员,出生于1977年,呼吸内科专业硕士,主任医师。现担任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学术任职长沙市呼吸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与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重症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哮喘联盟委员,湖南省慢阻肺联盟委员。擅长呼吸危急重症救治、呼吸系统慢病规范化管理、呼吸康复治疗,是省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呼吸慢病防治专家。

入职18年,一路成长一路见证

  2005年7月,朱锦琪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毕业,来到我院呼吸内科工作。“那时,我院呼吸内科刚于3月正式独立成为专科。伴随科室一路成长一路见证,我成为了科室的副主任和主任医师。”说到科室,朱锦琪充满了自豪与自信。当前,我院呼吸内科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湖南省省级重点专科、长沙市医学重点学科、长沙市优势重点学科。专科单独拥有“呼吸病诊疗中心”楼,涵盖6个病区,5个呼吸病区和1个呼吸病重症监护与治疗室(RICU);总床位247张;拥有呼吸内镜诊疗部,包含支气管镜室、胸腔镜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康复治疗室;开设呼吸病专家门诊、呼吸病普通门诊、肺部病变多学科门诊、以及专病门诊;设立慢性气道疾病学组、肺癌学组、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呼吸危重症学组、肺血管病学组、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学组、介入肺脏病学组等七大亚专科;成立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心;先后开展省级先进技术23项,综合诊治能力居全省前列。

  2023年是朱锦琪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第18个年头。18年的坚守与钻研,朱锦琪成长为一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业务能手,他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病友的赞誉,也为自己圈粉不少。成长的路上,他遇到了职业上的领路人——现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杨红忠。2012年,医院人才引进了这位湘雅的教授杨红忠担任呼吸内科主任,他是湖南省介入肺脏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为科室带来了他掌握的纤支镜、胸腔镜等优势项目以及所开展的新技术,让朱锦琪打开了眼界。“杨红忠主任接棒呼吸内科后,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呼吸病重症监护与治疗室(RICU),并让我成为科室第一位外出进修呼吸危重症救治的青年医生。在建设和管理RICU的实战中我的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与提升。”朱锦琪说道。

  2017年,朱锦琪因技术全面,有“呼吸危重学组”(RICU)的带组经验的他转战“慢性气道疾病学组”担任“领头羊”,负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的管理工作,并建设呼吸系统慢病的规范化管理平台以及发展“肺康复”这个亚专科。这一年,朱锦琪凭借“技术优”、“管理能”、“医德好”的骄人成绩,由医院推送,荣获了“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

朱锦琪正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查房


  朱锦琪于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的优秀党员。2018年,他当选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朱锦琪既做好业务工作,又认真履行支部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领全体党员勇担重任,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生力军。2020年至2022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全体党员坚守抗疫一线,朱锦琪以身作则,合理有序地调动党员先锋,冲锋在前,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与医院交予的抗疫重任,并涌现了冯雁、陈剑波、董启玉、董洁、肖一佳、许玉婷等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抗疫先进个人。

坚持精准医疗,发展肺康复惠及更多患者

  每周一和周三,朱锦琪会在医院门诊大楼二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坐诊专家门诊和专病(慢阻肺、哮喘与戒烟)门诊。只见他身着白大衣,脸上戴着细框眼镜,与患者认真交流。遇到患者追问问题,他会注视着对方耐心解答,且思维敏捷,表述精短准确,十分专业。
  谈及自己救治过的患者,朱锦琪表示每一例疾病都是需要用耐心和智慧打赢的“攻坚战”,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结合病史与病情实施个性化救治。
  去年底,朱锦琪负责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了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吴女士,因气切术后多次尝试封管却没有成功。朱锦琪介绍,这名患者患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在省内知名三甲医院接受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但是术后出现了急性呼吸衰竭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但因咳痰能力差,行气管切开术,期间曾多次尝试拔除气切导管都没有成功。后来,吴女士因反复肺部感染,只能辗转省内多家医院住院治疗,不能回家,吴女士的丈夫也只能长时间在医院守护。拔管无望的吴女士与丈夫对治疗一度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这时,在朋友的推荐下,吴女士有了新的“救命稻草”,就是专程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找朱锦琪求诊。
  听完吴女士丈夫对吴女士病情的叙述,朱锦琪马上为吴女士完善相关检查和做病情评估,分别做了颈部、肺部CT检查+气道三维重建、支气管镜、痰培养等检查,并对吴女士的原发病、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局部梗阻状态做了评估。朱锦琪认为吴女士出现封管困难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患者肺部的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患者原发病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导致整个气道的廓清能力显著下降。找到“症结”,朱锦琪马上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并获取同意,采取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案达到为患者封管的目的。
  第一个治疗节点是通过连续的痰培养结果不断调整抗感染的用药方案,直至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趋于稳定。第二个治疗节点是肺康复,关键是提高患者的气道廓清能力。第一步及时清除患者气道的分泌物,利用床旁支气管镜及时吸痰,再通过雾化治疗使患者气道湿化。经过这样的综合治疗以及肺部抗感染的有效作用,患者气道的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并可以做到自行排出。第二步重建并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射,进行咳嗽反射训练。使用膈肌体外起搏治疗,电刺激的方式促进患者膈肌功能的恢复;通过护士引导拍背,鼓励患者自主咳嗽,还可以使用排痰机,为患者穿上排痰背心被动震动排痰。这两种方式同时增强了患者呼吸肌的能力。第三步改变患者持续卧床的情况,增加床旁活动,锻炼骨骼肌,改善患者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床旁行走增强患者下肢肌肉能力;扩胸运动提高胸部肌肉力量;缩唇呼吸训练增强吞咽器官功能。

图(排痰机振动排痰)


  完成上述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后,开始尝试堵管,封住器械导管让患者自主咳嗽,大约每天堵管8小时左右,持续4至5天稳定后尝试拔管。第七天,患者最终成功拔除了器械导管,施行了封闭气切瘘口操作,完整地重建了自主咳嗽。四天后,吴女士康复出院。三个月后,科室随访吴女士,吴女士表示很感谢,她终于可以是正常人的模样,和老姐妹们一起学唱歌。
  朱锦琪介绍,肺康复是他负责的“慢性气道疾病学组”的重要亚专科特色,它实现了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阻肺、哮喘等慢病的闭环管理,可长期改善慢病患者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等。2021年7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被授予“湖南心肺康复协同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朱锦琪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下到基层医院进行肺康复适宜技术推广。

  朱锦琪说:“医学的道路上,医、研、教、学一项都不能落下,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长沙中心医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16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