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125期
 
报纸版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别让你的“骨矿岛” 出现“水土流失”

本报记者 朱文青  指导专家 徐诣


【编者按】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健康问题。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率为36%~50%,全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超过1亿!男女之比为3:7,其中80%为老年患者。我院运动医疗、关节、骨病科副主任医师徐诣指出:很多人对骨质疏松有很大的误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出现,并且不是什么大病,而事实上,骨质疏松正在逐渐年轻化,且非常容易导致跌倒、骨折、甚至死亡。因此,加强认识,提前干预,至关重要。


什么是骨质疏松,有哪几种类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大多数骨质疏松病人属于此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任何可以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亢、甲旁亢、糖尿病等)、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等)所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奏”

  人体骨骼由有机物(主要指骨胶原)和无机矿物质(主要指钙和磷酸盐)所构成。如果把骨骼比作是一座房子,有机物相当于房子的钢筋,提供了骨骼的柔韧度;无机矿物质相当于混凝土(水泥),提供了骨骼的硬度,两者有机结合,骨骼才能既坚固又有韧性。

  在骨骼中存在两种“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细胞: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负责不断地消灭“受损或老化”的旧骨,成骨细胞则不断促进新骨的形成,完成骨骼的新旧交替。

  随着机体衰老、激素变化,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的能力逐渐减弱,消灭旧骨的破骨细胞能力则相对增强,骨骼的分解超过生成,导致骨质丢失。

  30岁-35岁:骨量开始流失

  36岁-49岁:缓慢减少

  50岁-69岁:迅速减少

  70岁以上:持续减少

  随着骨质的流失,逐渐出现“骨量减少”,再进一步进展就是“骨质疏松”。

 

提前做好骨量“储存”,避免会出现骨量“赤字”!

  如果把身体的骨量比作成人体中的一座“骨矿岛”,那么在成年之前,这座岛的容积是在不断地自然增加的,也就是身体的骨量在不断增多,当达到“峰值骨量”后就不再增加了。这个峰值大多数人都发生在30岁左右,具体会根据遗传、激素、环境因素而有一些差异。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骨量开始下降。一方面人体的这座“骨矿岛”自然扩增停止,另一方面这座“骨矿岛”还开始出现“水土流失”,即成骨细胞能力减弱,破骨细胞相对增强,最终造成了骨质疏松。

  值得注意的是,峰值骨量越高,人体的“骨矿岛”容积越大,那么到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程度也越轻。事实上,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营养丰富的饮食习惯,保证钙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每天还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帮助儿童获得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到达成年期时的骨量越多,在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


做好“开源节流”,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主要抓两方面:一方面是“开源”,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另一方面就是“节流”,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具体可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一、摄入足够营养。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注意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见下表)。最好从饮食中摄取,酌情加用补充剂。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克/公斤体重。摄入充足的钙,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都大有裨益。牛奶、大豆、坚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钙,其中牛奶最为推荐。市面常见的纯牛奶中的钙含量约为100毫克/100毫升,因此每天坚持喝300毫升牛奶,再加上其他食物的补充,钙摄入达标还是很容易的。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钙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维生素 D 参考摄入量



  二、多晒太阳。除了补充钙,还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促进肠道的钙吸收,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建议上午11时~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当然,也要注意避开强光,以免皮肤被晒伤。

 

  三、坚持科学运动。任何年龄段的人,预防骨质疏松都需要坚持科学运动。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处于生长期,运动对骨量积累有很大帮助,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对于成年人来说,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五次,每次锻炼30分钟~1小时,锻炼能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四、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已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并增加骨折风险。

  五、尽量避免使用会增加骨丢失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有报道称,使用低至2.5~7.5毫克/天的泼尼松或等效治疗时,即可出现骨折风险上升。

  六、预防跌倒。中老年人应注意跌倒的预防,避免脆性骨折的发生。以下这些人群更易跌倒:年龄大于65岁者;曾经发生过跌倒者;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者;听力、视力下降者;贫血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用影响意识行为药物(如镇静安眠药)者;营养不良者;虚弱、头晕者;缺少照顾者;意识不清者;睡眠障碍者等。


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骨质疏松”

  徐诣介绍,出现这三种情况市民需注意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了。

  首先是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肢体的疼痛。轻的时候腰酸背痛,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疼痛明显。如果突然出现脊柱四肢伴有功能障碍或者畸形的剧烈疼痛,应高度怀疑骨折。

  其次是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然后是脆性骨折。脆性骨折一般多见于自发性或由轻微创伤导致。有时一个喷嚏、一个用力拥抱、或轻微磕碰都有可能造成骨质,骨折部位常见于脊柱、肋骨、髋部、手腕等部位。

  比如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一旦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疗,听从医生的用药和治疗指导。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徐诣介绍: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做骨密度检测呢?以下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 “是”,就提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当然,即使题目全部回答“是”,也不意味着您已经患有骨质疏松,具体需要咨询专业医师。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已经发生骨质疏松了,补钙还有用吗?

  如果已经确诊了骨质疏松,也不用太担心和焦虑,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稳定或增加骨密度,同时减少骨折风险。很多人可能认为,治疗骨质疏松就是补钙。补钙当然有用,但这不是治疗措施的全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基础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钙。补钙其实是补充两种成分,一个是钙剂,另一个是能够促进身体吸收钙剂的维生素D。平时预防骨质疏松,可以根据身体需要适当补充钙剂,此时需要注意不同阶段需要的补钙剂量不同,剂型和吸收效能也不同,应注意避免盲目补钙。当然,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单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远远不够,应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

  第二是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需要长期,终生扛骨质疏松治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对抗破骨细胞作用,增强成骨细胞效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的患者,用药方案也各不相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第三是康复治疗。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心理干预措施及行动辅助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长沙中心医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161号
Baidu
map